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我和另一半打算离婚,听说离婚时满足一定条件能获得经济补偿。我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离婚时获得经济补偿具体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是双方都能主张,还是只有一方可以?
展开


在离婚案件中,经济补偿是一项重要的权益保障机制。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离婚经济补偿。离婚经济补偿,简单来说,就是在婚姻关系中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补偿是对付出方在婚姻期间所做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回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从这条法律规定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离婚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 其一,一方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较多的义务。这里所说的较多义务,主要包括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比如,一方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照料中;或者在另一方专注于工作时,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为另一方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二,必须是在离婚时提出请求。这意味着经济补偿的请求权是与离婚紧密相关的,只有在离婚这个特定的法律程序中才能行使。如果婚姻关系仍然存续,一方不能单独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 其三,双方对于补偿的具体办法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够就补偿的金额、支付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按照协商的结果执行。但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就需要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双方的经济状况、婚姻持续的时间、一方付出义务的多少等,以确定合理的补偿数额和方式。 总之,离婚经济补偿是法律赋予在婚姻中付出较多一方的合法权益。了解这些适用条件,有助于在离婚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