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程序该如何走?


离婚起诉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起诉阶段。这是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者要向法院递交诉状和副本,同时准备好相关证据。诉状里要写清楚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所地等;还要明确诉讼请求,像请求离婚、小孩抚养问题、财产依法分割等;另外要把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等事实与理由写明白。诉状最好打印,最后要手签名。证据方面,比如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涉及财产分割的证据等。然后法院会对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就会受理立案,不符合则会退回并说明理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法院才会受理。 接着是答辩阶段。法院立案后,会在5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被告要在收到副本的15日内作出书面答辩,如果15日内不提出答辩,法院也会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要是被告确实因为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15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由法院院长决定是否批准。 之后是审理阶段,这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一是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会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审判人员会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参加诉讼,还会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二是调解。法院受理离婚案后,会先对当事人进行调解,目的是让双方消除分歧,互相谅解,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法院一般把协议记录存卷,不发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和判决书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是开庭审理。如果调解不成,就会进行开庭审理。法院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时,书记员先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然后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接着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证人等,出示各种证据。之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双方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并互相辩论。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再次调解,调解不成便会宣判。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10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诉讼程序。 相关概念: 诉讼离婚:指婚姻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由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来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式 。 管辖权:这里指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确定由哪个法院来受理案件。 答辩状: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内容,向法院提交的书面回应,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