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协议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我和配偶打算签一份夫妻协议,主要是关于婚后财产分配的。但我们又觉得公证有点麻烦,想知道不公证的话,这份协议在法律上能不能算数,会不会有什么风险,要是以后有纠纷,它能不能作为有效的依据 。
展开


夫妻协议不公证也可能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要明白几个法律概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就是签协议时,没有被欺骗、强迫,是自己真心想这么约定。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不能约定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内容。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般来说,只要夫妻协议具备以下条件就有效:一是协议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无法辨认自己行为,此时签订的协议可能无效。二是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等手段强迫签订协议,该协议可能可撤销。三是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不能约定违法的离婚条款或不合理的财产分配方式。 公证只是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一种证明方式,并非协议有效的必要条件。即使未公证,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协议在夫妻之间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公证可以增加协议的公信力和证明力,比如在办理房产过户等手续时,可能就需要公证后的夫妻协议。 总之,夫妻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要件,而非是否公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