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商是否会构成侵权?


在商业活动中,批发商是有可能构成侵权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情况以及法律依据。首先,商标侵权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商标是用来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如果批发商销售的商品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且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就可能构成商标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就是说,即便批发商不知道所销售的商品是侵权商品,但只要销售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就构成了侵权。不过,如果批发商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需停止侵权行为。其次,专利侵权方面。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如果批发商销售的商品落入了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而又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就可能构成专利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最后,著作权侵权。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如果批发商销售的商品涉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内容,比如盗版书籍、音像制品等,也会构成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总之,批发商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所批发的商品来源、知识产权状况等进行谨慎审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