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教唆犯是否自己去实施犯罪行为呢?

我被人怂恿去做一件可能违法的事,那个人一直鼓动我,但他自己没动手的意思。我就想知道,像他这样怂恿别人去干的人算教唆犯吗?教唆犯是不是都不会自己去实施犯罪,只靠怂恿别人来达到目的呢?
展开 view-more
  • #教唆犯
  • #犯罪实施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的人。简单来说,教唆犯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让别人产生犯罪的想法并去实施犯罪。 从定义可以看出,教唆犯的主要行为是教唆,通常自己并不直接去实施犯罪行为。比如,张三教唆李四去偷东西,张三就是教唆犯,而李四是实施盗窃行为的人。教唆犯往往处于幕后,利用他人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法律对教唆犯的处罚是有明确规定的,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教唆犯也可能会参与到犯罪的实施过程中。比如,教唆犯在教唆他人犯罪后,因为担心被教唆人不能完成犯罪,而亲自参与到部分犯罪行为中。但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同时兼具了教唆和实行的双重身份。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教唆犯,关键在于其是否实施了教唆行为,即是否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而教唆犯是否自己去实施犯罪,并不是判断教唆犯的唯一标准。即使教唆犯自己参与了犯罪实施,其教唆行为依然是其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