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需要公证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和一位老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我照顾他的生活,他去世后把名下房产留给我。现在有人跟我说这个协议最好去公证一下,也有人说不公证也有效。我就想了解下,从法律规定来讲,遗赠扶养协议到底需不需要公证呢?
展开


在探讨遗赠扶养协议是否需要公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遗赠扶养协议是什么。简单来说,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而遗赠人则将自己的合法财产在去世后赠送给扶养人。 从法律层面来看,遗赠扶养协议并不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表明,只要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这个协议自签订时就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并不是必需的步骤。 不过,公证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公证的遗赠扶养协议,其证明力相对更强。因为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会对协议的内容、双方的意思表示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协议合法合规。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经过公证的协议在法院审理时,法官一般会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综上所述,遗赠扶养协议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公信力,减少潜在的纠纷。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对遗赠扶养协议进行公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