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是否意味着通过预审了?
我有个涉及法律程序的事情,最近收到通知说案件被受理了,也就是收案。我不太清楚这是不是就代表已经通过预审了,心里有点没底。我想了解收案和预审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收案后是不是就说明已经通过预审环节了?
展开


收案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过了预审。下面来为你详细解释收案和预审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收案,简单来说就是司法机关接收案件。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将案件提交给相关司法机关,司法机关经过初步审查,认为该案件符合受理条件,就会决定受理这个案件,这就是收案。比如在法院,当原告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经过审查,认为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就会立案收案。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而预审,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预先审讯,目的是进一步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核实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等。预审是一个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包括预审都有相关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收案只是整个法律程序的开始,仅仅表明司法机关愿意对该案件进行处理。而预审是在收案之后可能会经历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否进入预审、是否通过预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安排来确定。有些案件可能不需要经过预审,有些案件即使收案了,在预审环节也可能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无法通过预审。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收案就代表通过了预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