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核与立案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法律流程的事情,里面提到了初核和立案。我不太明白这两个环节具体是怎么回事,它们之间到底有啥联系呢?是初核之后就一定会立案吗?还是初核只是立案的一个前置程序?希望能有人详细解答一下。
展开


初核和立案是在法律调查和处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既相互关联,又有着明确的区别。 初核,通俗来讲,就是初步核实的意思。在一些案件或者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不会立刻就进行正式的立案调查,而是先对一些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核实。比如看看有没有存在违法违纪的事实可能性,掌握一些初步的证据和线索等。这一步就像是盖房子前先看看这块地适不适合动工,做一些前期的勘察工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纪检监察等领域,初核是启动后续程序的重要基础,通过初核来判断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正式的调查。 立案,则是在初核的基础上,当相关部门经过初步核实,认为确实存在违法违纪或者犯罪等需要追究责任的事实,并且符合立案的标准和条件时,就会正式启动调查程序。立案就好比房子正式开始动工建设了,一旦立案,就意味着调查进入到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阶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立案需要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等条件。 初核是立案的前置程序,没有经过初核,一般不会直接立案。但初核之后并不一定会立案,如果初核结果显示不存在需要追究责任的事实,或者不符合立案的条件,那么就不会立案。所以,初核为立案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而立案则是在初核满足一定条件下的进一步行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