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和立案审查有哪些区别?
最近对留置和立案审查这两个法律概念有点迷糊。想知道在实际情况里,它们针对的对象一样吗?在什么情况下会用留置,什么情况用立案审查?特别想搞清楚这两者具体都有哪些不同,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
展开


留置和立案审查确实存在多方面的区别,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性质上来说: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简单理解,就是把被调查人留在特定场所,限制其行动自由,以便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这是为了防止被调查人干扰调查、毁灭证据等。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立案审查是纪检机关对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一种方式,主要针对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它是一个初步审查程序,目的在于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等情况。依据的是党内纪律规定以及相关纪检工作的规定等。 其次,适用对象不同: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这些行为都是比较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立案审查主要适用于党员干部违反党的纪律的情形。比如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 然后,依据的法规不一样: 留置依据的是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程序、适用条件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是为了确保留置措施合法、公正地实施。 立案审查依据党内纪律规定以及相关纪检工作的规定等,以此来规范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审查工作。 最后,目的也有所差异: 留置目的在于获取被调查人的供述和证据,以便查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事实。通过留置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更有效地收集证据,突破案件。 立案审查旨在查清党员干部违纪事实,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等。主要是为了维护党的纪律和纯洁性。 相关概念: 留置:监察机关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立案审查:纪检机关对党员干部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初步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