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是否有犯罪故意?
我在了解胁从犯相关法律知识时,有点搞不明白胁从犯到底有没有犯罪故意。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胁从犯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内心是不是有犯罪的故意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胁从犯的概念。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胁迫”,是指行为人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或者精神强制,被迫参与实施了犯罪行为。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它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对于胁从犯是否具有犯罪故意,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情况下,胁从犯是有一定犯罪故意的。虽然他们是被胁迫参与犯罪,但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结果是有认识的。比如,甲被乙用枪指着,被迫去参与盗窃,甲明知盗窃是违法犯罪行为,会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但还是实施了盗窃行为,这就说明甲具有一定的犯罪故意。 不过,胁从犯的犯罪故意和其他主动实施犯罪的人相比,有其特殊性。他们的犯罪故意是在胁迫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一种不完全自愿的故意。我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也体现了法律对胁从犯这种特殊情况的考虑。所以,胁从犯一般是有犯罪故意的,但这种故意是在胁迫情境下形成的,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其被胁迫的程度等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