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纠纷是否需要确权?
我家在农村有块宅基地,和邻居家在界限问题上产生了纠纷。现在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对宅基地进行确权,不了解确权在解决纠纷中起什么作用,想问问遇到宅基地纠纷到底要不要确权。
展开


在遇到宅基地纠纷时,通常是需要进行确权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宅基地确权。宅基地确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确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归谁。就好比给宅基地办一个‘身份证’,明确它的归属。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物权编相关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宅基地属于不动产,通过确权登记,能够在法律上确认权利归属。 当发生宅基地纠纷时,如果不进行确权,双方可能都无法明确自己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范围。比如在边界纠纷中,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认定,矛盾就很难解决。而进行确权后,有了明确的登记和证书,权益归属一目了然,就能为解决纠纷提供有力的依据。 另外,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在这个处理过程中,确权就是关键的一环。政府部门会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实际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和认定,确定宅基地的合法使用者。 所以,无论是从法律规定还是实际解决纠纷的角度来看,在遇到宅基地纠纷时,进行确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为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支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