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保险合同是否会给人下“套”?

我买保险的时候,感觉保险合同里好多条款特别复杂,有些说法模棱两可的。我担心保险公司会不会利用这些条款给我下套,让我到时候理赔的时候遇到麻烦。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保险合同真的会有这种给人下套的情况吗?
展开 view-more
  • #保险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保险合同是否会给人下“套”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在特定情况下给予我们赔偿的一种协议。 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保险合同看似给人下“套”的情况。这可能表现为合同条款复杂难懂、存在歧义,或者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充分说明某些重要条款。然而,我国法律对于这种情况是有严格规定和限制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这意味着保险公司有义务向我们清晰地解释合同内容,尤其是那些免除他们责任的条款。如果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虽然现在《民法典》施行后合同编替代了合同法,但在保险合同方面原理一致)也规定了,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保险合同通常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如果其中存在不合理地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我们责任或者排除我们主要权利的条款,同样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此外,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也就是说,当我们和保险公司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分歧时,法律会倾向于保护我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不关注保险合同。作为投保人,我们也有义务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保险公司询问。在签订合同前,要确保自己清楚了解合同的各项内容和权利义务。如果发现保险合同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条款或者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有欺诈、误导等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虽然保险合同可能存在一些看似“套”的情况,但我国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只要我们增强法律意识,谨慎对待保险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不利的境地。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