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结束后法官需要宣读判决书吗?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庭审,庭审结束了,不知道法官会不会马上读判决书。我比较着急知道结果,也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这一块是怎么规定的,所以想问问庭审结束后法官是不是一定要宣读判决书呢?
展开


在庭审结束后,法官不一定会当场宣读判决书。这涉及到两种宣判方式,即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 当庭宣判,就是在庭审结束后,法官马上对案件作出判决并宣读结果。这种方式能让当事人迅速知晓案件的处理结果,提高诉讼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比如一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法官可能会选择当庭宣判。 定期宣判,则是法官不在庭审结束时立即宣判,而是另外确定一个日期进行宣判。定期宣判是考虑到有些案件情况复杂,法官需要更多时间去分析、研究和讨论,以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例如涉及复杂的证据链、需要进行专业鉴定或者存在法律适用争议的案件,通常会采用定期宣判的方式。 所以,庭审结束后法官是否宣读判决书,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并不是绝对的。当事人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根据法官的提示或者案件的进展情况,大致判断宣判的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