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立案需要进行鉴定吗?
我是患者家属,怀疑医院的治疗有问题导致亲人出现严重后果,想以医疗事故罪让医院担责。但不清楚去立案的时候需不需要先做鉴定,不了解这方面的流程,就怕准备不充分白跑一趟,想知道立案时鉴定是不是必要的。
展开


医疗事故罪立案是否需要鉴定,这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罪。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医生等医务人员因为疏忽或者违规操作,给患者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了医疗事故罪的相关内容。 从立案角度而言,在司法实践中,立案并不一定要求必须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也就是说,只要有初步证据表明可能存在医疗事故犯罪的事实,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例如,有病历资料显示医务人员明显违反诊疗规范,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等情况。 不过,医疗事故鉴定在整个医疗事故罪的处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确定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等。在立案后,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情节轻重,往往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果鉴定结果显示属于医疗事故,且符合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对于后续的侦查、起诉和审判都会起到关键作用。但如果最终鉴定结果不构成医疗事故,那么可能就不符合医疗事故罪的条件,案件的走向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医疗事故罪立案时不一定非要先做鉴定,但鉴定在整个案件处理中是有重要意义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