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解押后是否会变为已登记状态?
我名下有套不动产之前做了抵押,现在已经完成解押手续。我不太清楚解押之后 在相关登记系统里它的状态会怎样,是不是就变成已登记状态了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了解不动产解押后是否变为已登记状态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不动产抵押,简单来说,就是不动产所有人把自己的不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保证履行债务。而解押,就是当债务履行完毕或者出现其他符合解除抵押的情况时,取消对该不动产的抵押限制。
不动产登记是一种法定的公示行为,它将不动产的权利状况等信息记录在专门的登记簿上,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我国《民法典》以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解押都有明确规定。
通常情况下,当不动产完成解押手续后,登记机构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抵押登记进行注销。一旦抵押登记被注销,该不动产在登记簿上就恢复到没有抵押负担的正常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正常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已登记状态,因为不动产的所有权等基本信息依然是登记在册的。
不过,这里的“已登记”和之前抵押登记时的概念有所不同。抵押登记是对不动产上设立的担保物权的登记,而解押后的登记是对不动产原始权利状态的登记,比如所有权登记等。而且,解押后登记状态的变更需要当事人主动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主债权消灭的证明、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证明等。只有经过登记机构审核通过并完成相应的登记操作后,不动产才能正式恢复到正常的已登记状态。
所以,不动产解押后在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的情况下,是会变为已登记状态的,但这个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登记流程。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