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吗,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自拟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是很多打算协议离婚的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自拟离婚协议书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这意味着只要自拟的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内容合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并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重要事项协商一致,就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在自拟离婚协议书时,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关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离婚协议书必须明确体现双方是自愿离婚,这是协议离婚的基本前提。如果一方存在被胁迫签订协议的情况,该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第二,子女抚养问题。要明确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包括孩子跟哪一方生活,另一方如何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都要详细约定。同时,还要考虑探视权的问题,规定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探视孩子的时间、方式等,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财产分割。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分割。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都要明确区分。对于房产、车辆等重要财产,要写明归属和过户手续等相关事宜。避免因财产分割不明确而引发后续纠纷。 第四,债务处理。要明确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范围,以及由谁承担。如果对债务处理约定不清晰,可能会导致一方在离婚后仍面临不必要的债务纠纷。 第五,协议的形式和签署。离婚协议书必须是书面形式,并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同时,在办理离婚登记时,要将离婚协议书提交给婚姻登记机关备案。 总之,自拟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要点来拟定,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