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林种果树是否会构成犯罪?


毁林种果树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所以,毁林种果树这种毁坏林木的行为本身就是违反森林法的。 当毁林的情节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滥伐林木罪或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对于滥伐林木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数量较大的,以滥伐林木罪定罪处罚。“数量较大”的起点,一般是在林区滥伐林木20立方米 - 5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 - 2500株;在非林区滥伐林木10立方米 - 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 - 1200株。 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如果毁林种果树涉及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等情形,就可能构成该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毁林种果树的行为没有达到上述犯罪的标准,虽然不构成犯罪,但也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根据《森林法》的相关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造成林地毁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所以,毁林种果树存在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大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能随意毁坏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