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上班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该怎么申请仲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端午节上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端午节属于我国法定休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也就是说,在端午节当天上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其日工资或小时工资300%的工资报酬。这里的工资基数一般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例如,员工小张平时日工资是200元,在端午节当天上班,那么他在端午节当天应得的工资就是200×3 = 600元。 接下来,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步是准备好相关材料。主要包括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同时,要准备好能够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加班事实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群聊天记录等。 第二步是确定仲裁委员会。劳动者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步是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四步是参加仲裁庭审。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在庭审过程中,劳动者要充分阐述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 第五步是等待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