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司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我开车出了事故,交警来现场勘查完情况后,我因为害怕就弃车跑了。现在心里很忐忑,不知道我这种在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的情况,会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啊?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司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肇事逃逸的定义。肇事逃逸,简单来说,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明确指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这就为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判断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关键在于逃逸者的主观目的。如果司机在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离开,是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比如不想承担赔偿责任、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等,那么这种行为通常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因为即使现场勘查结束,但事故后续的处理,如责任认定、赔偿协商等程序还未完成,司机此时弃车逃逸,就是在逃避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然而,如果司机有合理的理由离开现场,例如突发紧急的医疗状况,需要立刻就医;或者遇到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像家人突发重病需要照顾等,并且司机在事后能够及时主动联系警方说明情况,配合后续的处理,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不过,司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离开现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现场勘查结束后弃车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要根据司机的主观目的以及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司机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若有合理理由并能证明,可能不构成肇事逃逸。所以,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司机应尽量保持冷静,积极配合警方的处理,避免因错误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