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撤销权的行权期限是多久?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涉及到对方有任意撤销权。我不太清楚这个任意撤销权的行权期限是怎么规定的,要是对方在很长时间后突然行使撤销权,那对我影响可不小。我想知道法律上对这个行权期限具体是怎么要求的。
展开


任意撤销权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无需法定理由即可撤销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比如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一般可以撤销赠与,这就是一种常见的任意撤销权体现。 在我国法律中,对于不同情形下的任意撤销权行权期限有不同规定。以赠与合同为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这意味着,对于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随时能行使任意撤销权,一旦财产权利转移,就不能再行使该权利了。 再比如,在可撤销婚姻中,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里的“一年”就是受胁迫方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期限,这个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也就是说,一旦过了这个期限,撤销权就消灭了。 所以,任意撤销权的行权期限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规定来确定。不同的法律行为,其任意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和期限是不一样的。当事人要依据具体情况,在法定的行权期限内行使权利,否则可能会丧失撤销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