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在签订合同后,遇到了一些状况可能涉及到要解除合同。但不太清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像法律没规定、当事人没约定这些情形下,行使期限分别是多久,以及这个期限对自己解除合同有啥影响。
展开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问题,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目的是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避免合同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 首先,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合同当事人之间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那么当这个期限届满了,当事人却没有行使解除权,这个解除权就会消灭。比如说,双方在合同里约定,出现某特定事由时,一方应在30天内行使解除权,30天过去后没行使,就不能再以这个事由解除合同了。 其次,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同时当事人之间也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那么按照《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解除权人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解除权。这一年的时间是为了督促解除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例如,发现对方违约行为符合解除合同条件,从发现之日起一年内得行使解除权。 另外,在法律没有规定且当事人没约定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进行了催告,解除权人需要在对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解除权。这个合理期限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当事人对这个合理期限有争议,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来确定。 相关概念: 合同解除权: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行使该权利会让合同权利义务消灭。 法定解除权:由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况下赋予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 约定解除权: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约定,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