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究竟该如何界定与有哪些规定?

我最近签了一份合同,现在出现了一些状况,想知道按照民法典,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具体怎么算,在哪些情况下我会拥有合同解除权,还有行使这个权利有没有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内容,麻烦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解除
  • #法定解除
  • #约定解除
  • #解除权期限
  • #民法典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的界定与规定涉及多方面内容,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合同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 约定解除: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当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就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就是双方协商一致的日期或者约定的解除事由出现的日期。 - 法定解除: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此时合同解除权发生: 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使得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可视为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 2.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例如,一方明确告知另一方自己不会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那么在其表明不履行的这个时间点,另一方的合同解除权就产生了。 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这里需要先有一方迟延履行的行为,然后另一方进行催告并给予合理期限,当合理期限届满对方仍未履行时,催告方的合同解除权发生。 4.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一方迟延交付货物,导致另一方无法按时生产并销售产品,从而无法实现合同预期的盈利目的,此时另一方的合同解除权产生。 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总之,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的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