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行使有什么限制?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纠纷问题时,涉及到撤销权这一块。我不太清楚撤销权在实际运用中会有哪些限制。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行使,有没有时间限制或者其他方面的约束呢?很希望能了解清楚这些限制,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撤销权的行使确实存在诸多限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行使范围受限。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这是《民法典》第五百四十条明确规定的 。简单来说,如果您是债权人,您能行使撤销权的范围不能超过债务人欠您的钱数。例如,债务人欠您10万元,即便他低价转让了价值20万元的财产,您行使撤销权也只能在10万元债权对应的范围内,超出部分不在此列。 其次,关于行使主体。撤销权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而不是以债务人的名义。这意味着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与债务人发生关系的第三人主张该行为无效。虽然这种做法看似打破了债的相对性,但这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权利,目的是为了保全债权。 再者,行使途径有限制。撤销权的行使必须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仲裁机关及各级调解组织都不能受理这类案件。因为撤销权涉及债权人对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主张权利,存在一定风险,法院作为中立的裁判机构,通过严谨的诉讼程序能更好地处理此类纠纷。一旦法院确定撤销权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财产行为对债务人及受让人自始无效,撤销权行使的效力直接及于第三人。 另外,像具有人身属性的及形成权、物上请求权等一般不作为撤销权的标的。因为对这些非金钱给付的行为行使撤销权,在程序上操作困难,对债权的保全意义不大,还可能过度干预债权人。 最后,债权人需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撤销权。除斥期间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撤销权就会消灭。 相关概念: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债的相对性:是指债的关系只能对特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产生效力,对于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发生效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