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依据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会怎样呢?

我不太明白依据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在接触一些法律文件时,发现它们好像在效力和修改程序上有差异,可具体的不太清楚,想知道这方面不同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实际生活有啥作用。
展开 view-more
  • #法律效力
  • #制定程序
  • #修改程序
  • #根本法
  • #普通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依据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本法就是宪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性问题。从法律效力来说,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旦抵触就会无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这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普通法是指除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相对宪法来说较为简单,一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通过的票数要求也没有宪法那么高,通常是全体代表或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这种依据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进行的划分,有助于维护国家法律体系的稳定和统一,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同效力和程序的法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法律体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