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陈述对法院有什么影响?

我在一个民事案件里,对方在法庭上进行了虚假陈述。我想知道这种虚假陈述会给法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会影响法院的判决结果吗?法院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虚假陈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虚假陈述指的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故意向法院提供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内容。这一行为会对法院的正常工作和司法秩序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从对司法资源的占用角度来看。法院审理案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法官会依据当事人提供的陈述和证据来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如果当事人进行虚假陈述,法院就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甄别这些陈述的真伪。比如进行调查取证、组织质证等,这无疑增加了司法成本,降低了司法效率。这就好比在盖房子时,本来按照正常的施工计划可以顺利完工,但突然有人提供了错误的建筑材料信息,导致施工人员不得不重新去确认材料情况,耽误了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虽然主要针对恶意串通的情况,但也体现了法律对于虚假陈述等不当诉讼行为浪费司法资源的规制。 其次,对司法公正和权威也有损害。法院的判决是基于事实和法律作出的,虚假陈述会干扰法官对事实的认定,使法官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司法公正。一旦判决结果不公正,当事人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就会降低,司法的权威性也会受到挑战。就像一场比赛,如果有选手作弊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那么这场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了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表明了法律对于严重虚假陈述行为的严厉态度。 最后,虚假陈述还会影响诉讼的正常进行。它可能导致庭审过程混乱,双方当事人围绕虚假陈述展开不必要的争论,使得庭审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同时,也可能引发新的纠纷和矛盾,增加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为了维护诉讼秩序,法院有权对进行虚假陈述的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训诫、罚款、拘留等。这些措施不仅是对虚假陈述者的惩罚,也是为了保障诉讼活动能够顺利、公正地进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