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我想了解下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情况。我有个朋友在战时散布了一些不实信息,我担心他可能涉嫌这个罪名。我就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得满足哪些条件呢,是只要散布谣言就算,还是有其他的要求?
展开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在战争时期,军人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动摇军心的行为。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其犯罪构成。 首先是主体要件。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现役军人。这意味着只有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才可能构成此罪。因为军人在战时肩负着特殊的职责和使命,他们的言行对部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战争期间,普通公民散布谣言可能构成其他罪名,但不会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其次是主观要件。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谣言,会动摇军心,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是因为误信谣言而传播,并非故意造谣惑众,则不构成此罪。比如,军人甲在战时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后,没有进行核实就传播了出去,但他主观上并不知道这是谣言,那么甲不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再者是客体要件。战时造谣惑众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在战争时期,部队的士气和军心对于作战的胜负至关重要。任何动摇军心的行为都会对部队的作战行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损害部队的作战利益。例如,在战斗进行中,有人散布虚假的失败消息,会使士兵产生恐慌心理,降低部队的战斗力。 最后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实施了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这里的“造谣惑众”,是指编造虚假的情况,在部队中散布,欺骗他人;“动摇军心”是指使军人产生怯战、厌战或者恐惧心理,从而破坏部队的战斗意志。例如,编造我军伤亡惨重、敌方武器无敌等谣言,并在部队中传播,就可能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规定,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