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犯罪形态,它指的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里所说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所以,如果参与犯罪的人中有未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就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其次是主观要件。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之间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意味着每个犯罪人都知道自己不是孤立地在实施犯罪,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实施犯罪,并且对犯罪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结果都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比如,甲乙两人合谋盗窃商店,甲负责望风,乙负责进入店内行窃,他们都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在共同实施盗窃犯罪,并且都希望通过这次盗窃行为获得财物,这就体现了共同的犯罪故意。如果两人只是碰巧同时实施了类似的犯罪行为,但彼此之间并没有这种共同故意的联络,那就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最后是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里的共同行为不仅仅指的是相同的行为,还包括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例如,在一个诈骗团伙中,有的人负责编造虚假信息,有的人负责联系被害人,有的人负责取款,他们各自的行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诈骗犯罪。再比如,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在能够阻止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况下却不作为,与积极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满足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构成共同犯罪。在判断具体案件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