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偷税罪,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表述为逃税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 主体要件
逃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则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简单来说,就是有义务向国家交税或者帮国家收税的人或单位,都可能成为这个罪名的主体。例如,企业老板作为纳税人,会计作为代扣代缴的扣缴义务人,都在这个范围内。
### 主观要件
逃税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逃避缴纳税款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逃避缴纳税款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如果是因为不懂税收政策而少缴税款,可能是过失;但要是故意隐瞒收入、虚报账目等,那就是故意逃税了。
###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通过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来规范税收征收管理。逃税行为破坏了这种正常的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就好比大家都要按照规则往一个大池子里放水(交税),有人却偷偷把水放走(逃税),影响了整个池子的水量平衡(国家财政)。
### 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比如,企业明明有100万的收入,却在账上只记50万,这就是在账簿上少列收入;或者税务机关通知企业申报纳税,企业就是不申报,这些都属于逃税的客观行为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商业经济纠纷该如何进行维权?
恋爱期间男人把钱转给女人买房,钱能要回去吗?
家里亲戚去世过户需要户口本吗?
以孩子名字起诉抚养费的范文是怎样的?
私自捕杀野生动物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税务局计提所得税是按利润总额还是净利润?
全行业公私合营如何分配利润?
摄像头安装拍摄到别人家门口是否违法?
营养费赔偿标准是一天多少?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有哪些相关情况呢?
撞了闯红灯的行人是否需要负责?
离婚协议中小孩归谁所有呢?
公司需要为实习生提供社保吗?
足浴诈骗如何判得最轻?
怎样才算高利贷借款人呢?
工伤认定后单位起诉人社局是否必须要等六个月?
对判处缓刑的羁押日期怎么算?
重复起诉与一事不再理原则是什么?
庭审结束后还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