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有哪些案例?
我想了解一下紧急避险在实际中的案例,我之前听说过紧急避险这个概念,但不太清楚实际情况中是怎么应用的。我想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算紧急避险,以及它在法律上是怎么判定的。
展开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面临危险时,没办法只能损害一个小利益来保护更大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下面为你介绍一些紧急避险的案例。在道路上,司机甲正常行驶,突然有行人乙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司机甲为了避免直接撞上行人乙,不得已猛打方向盘,结果撞到了路边停放的一辆汽车,导致该车受损。在这个案例中,司机甲为了避免撞伤行人乙这一更大的损害,采取了撞向路边车辆的避险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是行人乙的违规行为引起的险情,那么行人乙要对路边被撞车辆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再比如,在海上航行的一艘货船,突然遭遇强风暴。为了避免船只沉没,船长下令将部分货物抛入海中。这也是一种紧急避险行为。因为风暴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危险,船长为了保护船只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不得已牺牲了部分货物的利益。根据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船长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船东基于公平原则,可以给予货物所有者适当的补偿。 还有一个案例,小区内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为了阻止火势进一步扩散,消防队员拆除了相邻几户居民的部分院墙。这同样属于紧急避险。因为拆除院墙虽然损害了居民的部分财产权益,但避免了更大范围的火灾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消防队员的行为是合法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引起火灾的责任人要对居民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