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都需要遵守合同约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简单来说,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给加班费或者少支付工资等,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并且在一定情况下还能获得额外的赔偿金。其次,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责任。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如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其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另外,当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时,可能会触犯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总之,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要承担多种责任,劳动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