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准备与流程是怎样的?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准备与流程。 编制准备方面: 首先是信息收集。企业需要收集过去的财务数据,这就像是了解自己过去的“战绩”。例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数据能让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还要关注市场动态,比如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等。这就好比打仗要了解对手和战场环境一样,市场动态会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和成本。此外,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的计划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些计划反映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安排。 其次是组织准备。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这个小组就像是一支“作战部队”,负责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财务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因为财务人员懂财务知识,各部门负责人了解本部门的情况,这样大家相互配合,才能编出准确合理的预算。并且要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就像给部队里的每个人分配具体任务一样,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再者是制度准备。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这就像是给部队制定“作战规则”。制度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方法、流程、审批程序等内容,让预算编制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不达标的进行惩罚,这样可以提高大家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编制流程如下: 第一步是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结合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年度的经营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下达给各部门。这就像是将军给士兵们下达作战任务一样,让各部门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第二步是编制上报。各部门根据企业下达的目标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将编制好的预算草案上报给预算编制小组。这就像是士兵们根据将军的任务制定自己的作战计划,并上报给指挥官。 第三步是审查平衡。预算编制小组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检查预算草案是否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各项预算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各部门沟通,进行调整和平衡。这就像是指挥官对士兵们的作战计划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整个作战行动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第四步是审议批准。经过审查平衡后的预算草案要提交给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进行审议。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和批准。如果预算草案通过审议,就成为正式的预算方案。这就像是作战计划经过高层领导的审议和批准后,正式成为作战命令。 第五步是下达执行。企业将批准后的预算方案下达给各部门执行。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要建立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像是士兵们按照作战命令进行战斗,指挥官要随时了解战斗情况,及时调整战术。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从法律层面强调了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