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净利润还是营业利润?
我开了家小公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犯难了。不清楚计税依据到底是净利润还是营业利润,这两者算法不同,会直接影响纳税金额。想搞明白到底以哪个为准,这样才能准确计算该交多少税,避免税务风险。
展开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既不是净利润也不是营业利润,而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得出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净利润是企业在扣除所有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损失等之后的剩余收益,它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营业利润则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主要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后的余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意味着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例如,有些费用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全额扣除,但在税法上可能有扣除限额;有些收入在会计上确认为收入,但在税法上可能属于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企业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从而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所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要以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而不是净利润或营业利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