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案件是先立案还是先抓人处理?
我发现有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想向相关部门举报,但不太清楚对于这种环境污染的情况,执法部门是先立案还是先抓人处理呢?我想了解这个流程,这样心里也有个底,能更好地配合后续工作。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环境污染案件中,一般是先立案,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抓人处理。
立案是指执法机关对于发现的环境污染违法线索进行初步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范围时,依法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抓人处理通常指的是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比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等。但这些措施是在立案之后,经过进一步侦查,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认为嫌疑人符合相应条件时才会采取的。如果没有经过立案程序,直接抓人处理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所以,正常的流程是先立案,再根据侦查情况决定是否对嫌疑人采取抓人等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