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的证明责任包括哪些方面?
我遇到了环境侵权的事情,不太清楚在这类案件里证明责任是怎么划分的。我想知道在环境侵权中,双方都需要证明哪些内容,是我来证明对方侵权,还是对方证明自己没侵权,具体的证明责任有哪些方面呢?
展开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有着特殊的规定,它是为了平衡受害者和污染者之间的举证能力差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证明责任”这个概念。简单来说,证明责任就是在打官司的时候,哪一方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某些事实。如果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就要承担可能败诉的后果。 在环境侵权案件里,对于受害者(也就是原告)而言,需要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里虽然规定了被告的举证责任,但原告也要先证明一些基本事实。原告需要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比如身体患病、财产受损等;还要证明被告有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行为,像企业排放污水、废气等。这就好比你去医院看病,得先告诉医生你哪里不舒服,然后医生才会进一步检查病因。 而对于污染者(也就是被告)来说,承担的证明责任更为关键。被告需要证明自己存在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例如不可抗力、受害者自身过错等。同时,被告要证明自己的行为与受害者的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因为在环境侵权中,受害者往往很难获取专业的证据来证明因果关系。比如,一家工厂排放了某种污染物,附近居民出现了健康问题,让居民去证明是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导致了他们的健康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法律规定由工厂来证明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如果工厂不能证明,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总的来说,环境侵权中的证明责任分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让污染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维护生态环境的公平和正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