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民和公民是否人人平等?
我不太清楚‘人民’和‘公民’在法律里的区别,想知道在法律面前,人民和公民是不是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呢?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些法律相关的事儿,就会疑惑这个平等到底是怎么界定的,人民和公民在法律平等上有啥不一样不?
展开


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这里所说的‘人’包含了公民,但‘人民’和‘公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内容。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虽然‘人民’和‘公民’概念不同,但在法律适用上,强调的是公民的平等。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都要遵循平等的原则,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无论是人民范畴内的公民,还是不属于人民但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