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中是否存在大量强制性法律规范?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对民法里的规范类型有点疑惑。感觉民法强调意思自治,那里面应该大多是任意性规范,但又好像有些规定是必须遵守的。所以想问问,民法中是不是存在大量强制性法律规范呀?
展开 view-more
  • #民法规范
  • #强制性规范
  • #意思自治
  • #民法典
  • #任意性规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民法中是否存在大量强制性法律规范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强制性法律规范。强制性法律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与之相对的是任意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从民法的整体性质来看,民法确实强调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就是说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就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权利义务,比如在合同领域,双方可以自主协商合同的条款内容。因此,任意性规范在民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法中不存在强制性法律规范。实际上,民法中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这些强制性规范起到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重要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就是强制性的。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规定是不允许当事人通过约定来改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 再比如,民法典中关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规定,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这也是强制性规范,它约束着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 虽然民法中存在强制性法律规范,但从数量和整体比重上来说,任意性规范还是占比较大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一种必要限制和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法的规范体系,以实现民法公平、正义、有序等价值目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