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中的应当和可以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民法相关内容时,经常看到‘应当’和‘可以’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意思有点相近,但又好像有区别。比如有些法条说‘应当’怎么做,有些说‘可以’怎么做,我想知道在民法里这两个词到底有啥不同,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
展开 view-more
  • #民法术语
  • #应当含义
  • #可以含义
  • #民法规定
  • #法律用词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中,“应当”和“可以”是两个具有不同法律含义的术语,它们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和适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应当”在民法里表达的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当法律条文中使用“应当”这个词时,意味着相关主体必须按照规定去做,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遵守“应当”的规定,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要求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随意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要是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就可能构成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赔偿对方的损失等。 “可以”在民法中体现的是一种授权性或选择性。当法律条文使用“可以”时,意味着相关主体有权利选择做或者不做某件事。这给予了当事人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行使这项权利。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里用的是“有权请求”,也就是“可以”的意思,那么因为重大误解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行为。 综上所述,“应当”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而“可以”是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利的授权性规范。在实际运用中,准确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对于正确适用民法条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