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因素会影响残疾赔偿金的获赔数额?

我遭遇了一场意外导致残疾,现在涉及到残疾赔偿金的赔偿问题。我不太清楚具体是由哪些因素来决定最终能获得多少赔偿,想了解下在我国法律里,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残疾赔偿金的获赔数额呢?
展开 view-more
  • #残疾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在我国,有多个因素会影响残疾赔偿金的获赔数额。 首先,伤残等级是关键因素。伤残等级反映了受害人身体残疾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一到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通常情况下,伤残等级越高,残疾赔偿金数额就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等费用。而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会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相应的系数。例如,一级伤残可能会按照全额的赔偿比例计算,而十级伤残的赔偿比例则相对较低。 其次,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相应的残疾赔偿金数额也会较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所以,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指标是计算残疾赔偿金的重要依据。 再者,受害人的年龄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残疾赔偿金按二十年计算,但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这是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害人未来可预期的劳动能力和生活年限在减少。 此外,受害人的户籍性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赔偿数额。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在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的赔偿标准,但在一些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赔偿计算标准仍存在差异。通常城镇居民的赔偿数额会相对高一些。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这种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最后,责任划分也不容忽视。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那么根据双方的责任比例,会相应减少侵权人的赔偿数额。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承担次要责任,那么侵权人可能只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赔偿残疾赔偿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