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上诉期有什么规定?
我最近打了一场官司,一审判决结果我不太满意,想上诉。但我不知道一审上诉期是怎么规定的,不知道在多久之内上诉才有效,很怕错过时间。所以想了解下一审上诉期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希望大家能帮我解答。
展开


一审上诉期是指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未生效裁判,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这个期限就是上诉期。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让当事人有机会对一审判决结果进行救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需要注意“送达之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当法院将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给当事人时,上诉期就开始计算了。 在刑事诉讼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刑事诉讼的上诉期相对民事诉讼有所不同,主要是考虑到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和效率性。 而在行政诉讼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所以,不同类型的诉讼,一审上诉期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当事人一定要密切关注一审裁判文书的送达时间,并在规定的上诉期内行使自己的上诉权利,否则一旦错过上诉期,一审判决或裁定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不能再通过上诉来改变结果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