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级工伤鉴定标准是对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身体受到极其严重损害程度的一种界定。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工伤。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而工伤鉴定就是由专业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对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定。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 - 2014),一级工伤鉴定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严重伤害情况。 在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如果出现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社会功能完全丧失,完全需他人监护等情况,可鉴定为一级工伤。这意味着伤者的大脑功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 头面部损伤方面,诸如双侧眼球缺失;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等情况属于一级工伤。眼球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双侧眼球缺失会让伤者完全失去视觉,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颈部及胸部损伤中,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等符合一级工伤标准。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核心器官,心功能严重受损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腹部损伤里,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或小肠切除≥90%等也被认定为一级工伤。肝脏和小肠在人体的消化、代谢等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此严重的损伤会对身体的正常机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方面,双上肢肘关节以上缺失或者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膝以上缺失或者功能完全丧失等情况属于一级工伤。肢体的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会极大地限制伤者的行动能力,影响其生活质量。 皮肤损伤方面,全身瘢痕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的,同样符合一级工伤标准。大面积的瘢痕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因影响关节活动而导致身体功能受限。 了解一级工伤鉴定标准,有助于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遭遇工伤时,正确评估伤残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