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核算岗工作有哪些流程?


固定资产核算岗的工作流程是一系列规范且严谨的操作,它对于准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状况至关重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流程: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购置核算。当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核算岗需要根据相关的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得看看发票是不是真的,金额对不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核算岗要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接着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所以需要进行折旧。折旧就是把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核算岗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核算岗要按月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然后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核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后续支出,比如维修、改良等。如果这些支出能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其性能,就属于资本化支出,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只是维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就属于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核算岗要根据支出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 再就是固定资产的清查核算。企业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看看实际情况和账面上是不是一致。如果发现有盘盈、盘亏的情况,核算岗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要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盘亏的固定资产,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最后是固定资产的处置核算。当固定资产不再使用或出售、报废时,核算岗要进行处置核算。要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发生的清理费用、取得的变价收入等都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最终将清理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通过这些流程,固定资产核算岗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实际价值,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