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交社保和挂公司交社保哪个更划算?


在探讨灵活就业交社保和挂公司交社保哪种更划算之前,我们先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两种社保缴纳方式。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为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的社保优惠政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通常只需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个险种。缴纳的金额是根据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确定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一般为20%左右。这种方式自主性比较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例如,经济状况较好时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为自己的养老和医疗提供更充足的保障;经济紧张时则可以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 而挂公司交社保,意味着要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险。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如果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60%计算;如果高于300%,则按照300%计算。缴费比例方面,养老保险单位缴纳16%左右,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左右,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单位缴纳0.5% - 1%,个人缴纳0.2% - 0.5%;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无需缴纳。但由于是挂靠,实际上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部分都需要自己承担。 从经济成本方面来看,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灵活就业交社保相对更划算。因为只缴纳两险,缴费金额相对较低,负担会小一些。例如,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00元,选择60%的缴费档次,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为5000×60%×20% = 600元。而挂公司交社保,同样按照60%的缴费档次,每月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60%×(16% + 8%) = 720元,再加上其他险种,费用会更高。 从保障范围来看,挂公司交社保更全面。它涵盖了五险,能够享受更多的保障。比如生育保险,女性在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报销;工伤保险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通常不包含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和义务。其中,第十条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第二十三条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这些条文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该法也对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五险做了明确规定。 综上所述,哪种方式更划算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追求经济实惠,且对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需求不大,灵活就业交社保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获得更全面的保障,经济条件也允许,挂公司交社保会更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