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标准是什么?
我家里涉及到涉外法定继承的问题,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适用的标准是怎样的。比如继承人、被继承人有不同国籍,财产也分布在不同国家,那到底该依据哪国法律来处理继承问题呢,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标准。
展开


涉外法定继承是指在继承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有一个或几个涉及国外的继承,比如继承人、被继承人是外国人,或者遗产在国外等情况。而法律适用标准就是确定在涉外法定继承中应该依据哪个国家的法律来处理继承问题。 在我国,处理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一规定。首先是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经常居所地通俗来讲,就是被继承人在去世前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在法定继承里,如果不是涉及不动产的部分,比如存款、股权等动产的继承,就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的法律。例如,一位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长期居住在美国,去世后其在国内和国外的存款、股票等动产的继承,就可能按照美国的法律来处理。 其次是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对于不动产,也就是土地、房屋等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损害其价值的财产,无论被继承人的国籍、经常居所地在哪里,其法定继承都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比如,一位外国公民在中国有房产,他去世后,这套房产的法定继承就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来进行。 此外,在实践中,要确定适用的法律还需要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证据。比如要证明被继承人的经常居所地,可能需要提供居住证明、租赁合同、当地社区证明等材料;对于不动产,要确定其所在地,一般依据产权登记等文件。同时,如果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存在冲突,还可能需要通过国际私法的一些原则来协调解决。总之,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遇到具体情况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