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共谋共同正犯有哪些形态?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共谋共同正犯的形态不太理解。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案例和规定中,共谋共同正犯到底呈现出哪些具体的形态呢?这些形态是如何界定和区分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共谋正犯
  • #正犯形态
  • #共同犯罪
  • #支配型正犯
  • #承继型正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共谋共同正犯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二人以上共谋实行某一犯罪行为,但只有部分人基于共同的意思实行了犯罪,而没有直接实行犯罪的共谋者也被认定为正犯的情况。 共谋共同正犯的形态有多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支配型共谋共同正犯。在这种形态下,一部分共谋者对犯罪的实施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他们虽然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但在犯罪计划的制定、指挥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例如,在一些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中,幕后的策划者虽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但他们对整个犯罪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指挥,使得其他参与者按照其意图实施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这种在犯罪中起到支配作用的共谋者,应当认定为正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犯罪的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同操纵犯罪机器的核心人物。 其次是对等型共谋共同正犯。在这种形态里,所有共谋者之间的地位和作用大致是对等的。他们共同商议犯罪计划,并且都对犯罪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几个朋友一起商量去偷一辆汽车,每个人都参与了盗窃计划的讨论,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具体的分工,有的负责望风,有的负责开锁,有的负责开车等。虽然他们的行为方式不同,但都是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对犯罪的完成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刑法的相关原理,这种情况下,所有参与共谋并实施了相应行为的人都应认定为共谋共同正犯。因为他们的行为相互配合,共同促成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再者是承继型共谋共同正犯。这是指在他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部分人加入进来并与之前的行为人形成共谋,共同完成犯罪。比如,甲正在对乙实施抢劫,丙路过看到后,与甲达成默契,一起对乙进行抢劫。在这种情况下,丙虽然是在犯罪过程中加入的,但他与甲形成了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且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丙也应被认定为共谋共同正犯。因为他的加入使得犯罪行为得以继续或者更加顺利地完成。 总之,不同形态的共谋共同正犯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共谋者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行为方式等,以准确适用法律,实现罪责相适应的原则。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