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不是共同犯罪吗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了间接正犯和共同犯罪这两个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太理解。想知道间接正犯到底是不是共同犯罪呀?希望能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方面深入了解一下二者的区别。
展开


间接正犯不是共同犯罪。 首先来解释一下间接正犯,它是指利用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行为。比如说,张三哄骗一个10岁小孩去偷东西,10岁小孩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张三就是间接正犯。 而共同犯罪,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强调“共同故意”,意思就是各个犯罪人之间都知道彼此在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都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 间接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键区别就在于,间接正犯利用的人要么没有犯罪故意(比如无行为能力人根本不明白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要么被欺骗、胁迫等并非出于真实意愿去实施犯罪,不存在“共同故意”这一构成共同犯罪的核心要素。所以说,间接正犯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不是共同犯罪。 举个例子,李四胁迫精神病人王五去伤害他人,王五没有自主意识和犯罪故意,李四就是间接正犯,他们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总之,判断是不是共同犯罪,“共同故意”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