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有哪些?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作为犯和不作为犯的概念有点模糊。想弄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在实际的案例中怎么去准确判断某个行为是作为犯还是不作为犯,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它们的区别。
展开 view-more
  • #刑法概念
  • #作为犯
  • #不作为犯
  • #义务来源
  • #犯罪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作为犯与不作为犯在刑法领域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从定义和表现形式上看。作为犯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简单说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动作去做了法律不允许的事,表现形式为积极的身体动作 ,直接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范。比如常见的盗窃,犯罪人通过伸手窃取他人财物这个积极动作,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益;还有抢劫,使用暴力手段夺取他人财物,这些都是积极主动去实施侵害行为。而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进而实施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其特点在于行为人未采取积极行动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像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如果有能力抚养却故意不抚养,这就是典型的不作为犯行为。 其次,从义务来源角度。作为犯不存在特定的义务来源说法,只要是违反禁止性规范去积极实施侵害行为就构成。但不作为犯的成立有严格的义务来源要求,其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像刚才提到的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二是职务、业务要求的义务 ,例如警察在看到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制止义务;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签订了照看老人的合同,就有按照合同履行照顾老人的义务;四是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若某人带小孩去游泳,小孩有溺水危险时就有救助义务。 再者,从犯罪构成角度。作为犯的构成相对比较直接,只要实施了刑法禁止的积极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而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较为复杂,需要同时满足“当为”“能为”“不为”三个条件。“当为”就是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能为”表示行为人在当时有能力履行该义务;“不为”是指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并且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最后,从一些特殊情况看。持有属于作为,例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虽然看似静态,但其实是对特定物品的实力支配、控制,所以属于作为犯的范畴。 相关概念: 作为犯:以积极身体活动实施刑法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的犯罪类型。 不作为犯:能履行应尽义务却不履行从而实施法益侵害行为的犯罪类型。 真正不作为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不真正不作为犯:原本可以由作为构成犯罪,但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