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的侵权形式有哪些?
我感觉自己的名誉权好像被侵犯了,但不太确定。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名誉权的侵权形式具体都有哪些,这样我就能判断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名誉权被侵犯了,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名誉权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所享有的权利。侵犯名誉权就是通过某些行为,让他人的名誉受到不好的影响。 从法律角度来看,名誉权的侵权形式有多种。首先是侮辱行为。侮辱就是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比如,在公共场合对他人进行辱骂、使用下流的语言进行攻击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里就明确将侮辱列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之一。 其次是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例如,无中生有地编造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并四处传播。《民法典》也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约束,因为它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和社会评价。 再者是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有责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对他人名誉造成了损害,也构成名誉权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新闻报道失实侵害他人名誉权有相关规定,媒体需要为其不实报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文学作品使用素材不当也可能侵犯名誉权。如果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素材影射特定的人,并且对其名誉造成了损害,同样属于侵权行为。这也是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不受文学创作中的不当行为侵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