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后工资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刚入职一家公司,发工资时发现实际到手的工资比谈好的薪资少了不少。我想知道个人税后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有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呢?这样我就能清楚工资的扣除明细了。
展开


个人税后工资,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它是在税前工资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扣除后得到的。要计算个人税后工资,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础,它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收入金额 - 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基本减除费用。这里的基本减除费用,目前规定是每月5000元。也就是说,这5000元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接下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我们要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着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20元等等。这些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 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我们就可以计算个人所得税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最后,我们就能算出个人税后工资了。个人税后工资的计算公式为:税后工资 = 税前工资 - 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 个人所得税。 这些计算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通过这些公式和规定,我们就能清晰地算出自己的税后工资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