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有哪些作用?


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监理规划的基础上,由项目监理机构的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建设工程中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监理工作编写,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的操作性文件。它在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监理工作的针对性。监理规划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而监理实施细则则是针对具体的专业工程或施工阶段,根据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制定详细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对于防水工程这一专业部分,监理实施细则会明确规定对防水材料的检验方法、防水施工工艺的监督要点等,使监理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其次,它能起到规范监理工作的作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了监理工作的流程、标准和方法,为监理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南。监理人员按照细则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保证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细则会规定监理人员应在什么时间进行旁站、检查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记录等,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 再者,它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检验方法和标准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监理人员通过对这些要点的严格监督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电气工程为例,细则会明确规定电线电缆的规格、型号、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监理人员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检查,能有效避免电气安全隐患。 另外,它有助于协调各方关系。在工程项目中,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参与方。监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协调机制。当各方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和纠纷时,监理人员可以依据细则进行协调和处理,维护工程建设的正常秩序。 从法律依据来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 - 2013)明确规定,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具有可操作性。这表明监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有规范依据的,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监理实施细则在工程项目监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监理工作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