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人事 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有什么要点?
广东高院召开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其主要目的在于统一裁判尺度,公正、高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首先,对于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进行了明确。在实际生活中,劳动人事纠纷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纠纷都能通过劳动争议程序解决。座谈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纠纷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通过座谈会,对于一些模糊地带进行了界定,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清楚知道什么样的争议可以走法律程序。
其次,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裁判指引。在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座谈会强调了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诚信义务。例如,如果用人单位隐瞒重要信息导致劳动者作出错误的入职决定,劳动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主张合同效力存在问题。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工资支付、加班时间等常见争议点也给出了裁判思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对工资支付的形式、时间等都有规定,座谈会结合实际案例对这些规定的适用进行了细化。而在劳动合同解除方面,区分了合法解除和违法解除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再者,关于社会保险争议的处理也有相关探讨。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重要权益保障,座谈会对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等问题给出了处理方向。依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于因社会保险引发的争议,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裁判。
最后,对于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仲裁与诉讼衔接问题也有涉及。劳动争议一般要先经过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座谈会对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进行了规范,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出现程序上的混乱和拖延。
总的来说,广东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法律规定在实际案件中能够更准确地适用,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公平与和谐。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